新闻列表

DongTai新闻列表

中京国商 是一家成立12年的集团性企业管理公司

专访杨智明:破局中小企业管理困局——从中京国商的实践说起 ... ...

2013-8-12 09:26| 发布者: 中京国商| 查看: 43| 评论: 0

 

专访杨智明:破局中小企业管理困局——从中京国商的实践说起

2013812 · 北京


一、管理之殇:中小企业成长的隐形天花板

"上周我拜访了一家年营收8000万的建材企业。老板办公室里堆满了待签的文件,财务总监每天要处理200多张报销单,人事经理用Excel表格管理着300多名员工的考勤和薪资。"

中京国商创始人杨智明用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,描绘出中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管理困境。

"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家企业正准备开拓全国市场,但连最基本的管理体系都尚未建立。业务在奔跑,管理在爬行,这就是制约无数中小企业发展的隐形天花板。"


二、破局实例:90天改造传统制造业


案例背景

某机电设备制造商,年产值1.2亿元,员工400人。存在以下问题:

  • 生产计划靠经验安排,订单交付准时率仅65%
  • 库存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
  • 各部门信息孤岛严重,沟通成本极高


解决方案

第一阶段(30天):诊断与筑基
我们派驻团队深入企业,发现核心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。首先实施了:

  1. 建立基础数据标准(物料编码、BOM管理等)
  2. 推行生产日报制度
  3. 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

第二阶段(30天):流程优化

  1. 实施精益生产管理,建立拉动式生产体系
  2. 优化采购流程,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
  3. 推行可视化管理和每日站会制度

第三阶段(30天):系统固化

  1. 部署轻量级ERP系统
  2. 建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系
  3. 培养内部管理团队


实施成效

90天后:

  • 订单交付准时率提升至92%
  • 库存周转率提高40%
  • 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提升50%
  • 仅库存减少一项,年节约资金占用300余万元


三、中京国商的方法论:管理升级的"四步法"

1. 诊断先行,找准痛点

"我们不搞一刀切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,必须深入现场,找到真正的瓶颈所在。"

2. 小步快跑,快速见效

"管理改进不是大拆大建。我们先选择最容易见效的环节突破,让企业快速看到变化,建立信心。"

3. 系统支撑,固化成果

"经验可以传递,但系统才能固化。我们用合适的IT系统把优化后的流程固化下来,避免反弹。"

4. 人才培养,持续改进

"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我们注重培养企业的内部管理团队,确保我们离开后企业能够持续改进。"


四、本土化实践:中国特色的管理升级之路

"照搬西方管理模式在中国往往会水土不服。"杨智明分享了他的观察:

"中国中小企业有三个特点:一是老板强势,二是变化快,三是资源有限。因此我们的解决方案必须:"

  1. 尊重企业现实:"不追求完美系统,而是找到最适合当前阶段的方案"
  2. 注重实操落地:"方案必须简单易懂,容易执行"
  3. 考虑投入产出:"每一个改进都要算经济账,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"


五、行业观察:管理升级正当时

"当前正是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的最佳时机。"杨智明分析道:

"一方面,人口红利消失,粗放式管理难以为继;另一方面,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,使得中小企业也能用得起先进的管理工具。"

"更重要的是,新一代的企业家更加开放,更愿意接受专业的管理服务。这是一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。"


六、寄语企业家:管理是永远的蓝海

采访最后,杨智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:


"很多企业热衷于寻找业务蓝海,却忽视了最大的蓝海就在企业内部。通过管理升级释放的效率红利,往往比开拓新市场带来的收益更加可观和可持续。"

"中京国商要做的,就是帮助企业发现并挖掘这座'身边的金矿'"




案例总结要点:

维度

改造前

改造后

提升效果

订单交付率

65%

92%

+27%

库存周转率

2.1/

2.9/

+40%

管理效率

低(大量手工操作)

高(系统自动化)

提升50%

资金占用

优化300/

显著改善


中京国商的服务特色:

  1. 行业专业化团队深入企业现场
  2. 量身定制的渐进式改进方案
  3. 注重实效的量化结果导向
  4. 培养企业内部持续改进能力

 
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中京国商原创,转载请注明  

上一篇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为企业减负,为增长赋能

相关内容

返回顶部